按照《关于开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升课程育人质量"教育教学大讨论第一阶段工作的通知》(经管通【2022】1号)要求,学院在2022年3月10日下午召开分专业举行在线专题学习讨论会。
各系分专业重点学习重点学习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宣部、教育部《普 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育部《高等学校 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及《东莞理工学院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并围绕“如何创新融入机制,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研制不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建立课程育人目标与专业育人目标支撑、映射关系,科学设计教学体系,建设课程思政素材与案例库,推进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开发与创新利用”等进行了专题讨论。
方妙英老师认为:“要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要确保练好课程思政的三项基本功,包括: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真心感悟传递给学生。”
贺艳春老师提出:“商科类课程思政,要加强商业伦理、社会责任与爱国情怀的培养,因此,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要有系统思考。同时,课程思政应采取润物无声模式,反对道德说教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吴丽娟老师提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积极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积极培养思想境界高、爱国、爱岗、理想信念坚定、专业技能强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邓念武老师认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学体系,全面渗透到大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体现在课程日常教学之中,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
张妍妍老师表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尤其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
会上各专业教师还结合学院BGA认证和AACSB认证,探讨了本专业课程思政指标对应矩阵,老师们认为应聚焦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几个重要指标,其他专业老师分别结合自己所讲授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实践环节提出了自己课程的思政指标点。
经过本次专题讨论,结合专业的特点和特色,各专业最终初步形成以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和谐合作等重点课程思政指标点,法治素养、诚实守信、历史观和国际视野等多个次重点课程思政指标点共同组成的专业课程思政指标点矩阵,初步建立课程育人目标与专业育人目标支撑、映射关系。下来,学院各专业将贯彻OBE理念,按照逆向设计,正向施工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融入点“体系化”融入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学各环节。
(撰稿&初审:孔淑卿;二审:杨梅青;终审:黎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