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介绍 现任领导 系情介绍 师资力量 学院动态 学院公告 教学工作 评估工作 教学大纲 工作动态 科研成就 党务公告 党校培训 组织活动 专题学习 学工团队 学生活动 团学建设 志愿服务 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活动 招生就业 工作动态 校企合作 创建概况 组织机构 相关文件 巾帼风采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工作 招生简章 工作动态 教学计划 下载专区 教师制度 学生制度 教师下载 学生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党建工作 >  组织活动 >  正文

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学生第二党支部开展 “初心映新春,奋进启新程” 主题党日活动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02/20 点击数: 字体: 大 小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中的引领作用,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学生第二党支部正式启动“就业先锋行动”,创新构建“党建+就业”工作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深度融合,助力会计专业学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025 年 2 月 18 日晚,工商管理系学生第二党支部成功举办“初心映新春,奋进启新程”主题党日。此次活动围绕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精神,聚焦党员就业情况与职业规划,旨在激励党员在就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活动筹备期间,支部抓住2025届毕业生春季招聘关键时机,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结合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将毕业生党员和其他年级党员进行结对匹配,形成15个“就业帮扶小组”,进一步加强朋辈互助交流。毕业生党员中,已有在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财务部门等会计相关岗位工作的“前辈”,他们将自身的求职和工作经验进行分享,树立起“就业先锋”的良好形象,为低年级党员开启职业生涯规划、提前布局就业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伊始,支部书记黄雅莉同志带领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精神,引导党员深刻领会“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等重要精神内涵,明确自身在就业与国家发展中的责任担当,并鼓励党员们积极投身会计专业相关领域,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各小组党员代表依次进行发言。

经验分享:求职路上的 “指明灯”

第八组代表徐钰以其丰富的求职经历,生动讲述了求职路上的点点滴滴,从心态调整到面试技巧再到岗位选择,为待就业的党员提供宝贵的参考,让待就业党员对求职过程有更直观的认识。她特别强调了会计专业学生应熟练掌握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知识并积极参加企业实习,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第五组代表吕馨怡则分享了就业心得。她提到,拥有初级会计职称等证书可以为求职增添竞争力,同时良好的职业素养如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技巧传授:求职通关的 “金钥匙”

第七组代表王润晨详细讲解了简历制作的要点,特别是针对会计专业学生,她建议在简历中突出自己的教育背景、核心技能、实践经历和专业证书等信息,以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第四组代表徐艾钰针对面试环节,传授实用的回答技巧与注意事项。她提醒大家在面试中要保持自信、冷静和乐观的态度,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并提前准备好关于会计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方向规划:职业发展的 “导航图”

第三组代表刘钰华结合市场趋势与专业特色,分析不同行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她指出新兴行业对会计人才需求增长,传统行业对业财融合能力要求提高,为党员提供了多元求职思路。第六组代表兰佳雪分享会计职业发展方法。她提出会计人可跨界发展,如结合数字技能做自媒体、在电商领域担任财税顾问等,鼓励打破思维局限,探索更多职业可能。第九组代表李诗漫通过展示就业规划,从短期、中期到长期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具体行动计划,包括考取初级会计职称、提升专业技能、参加行业研讨会等,为其他党员提供了制定就业规划的范例。

信息共享:求职路上的 “助力器”

第二组代表陈嘉欣则分享了求职渠道的广泛探索,从常规的招聘网站、校园招聘到小众而高效的求职途径。她还特别推荐了一些针对会计专业的求职途径,如会计师事务所的官方网站、财务行业的专业论坛等。第一组代表欧美琳细致入微地介绍了考公考研的备考计划,从精选备考资料、科学规划学习时间,到调整备考心态为有考公考研意向的党员提供清晰的备考思路。

此次主题党日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党员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针对会计专业的就业指导内容丰富、实用,党员们在活动中积极分享、深入交流,不仅为自身职业发展积累了经验,也通过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同学积极就业、高质量就业,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工商管理系学生第二党支部“就业先锋行动”将持续推进,未来将通过组织系列就业指导活动、校企合作对接以及就业帮扶计划,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促进学生就业的强大动力,进一步深化“党建+就业”工作模式,为学生的职业发展保驾护航。

(撰稿:张丹婷;一审:黄雅莉;二审:刘欣颖;终审:黄湘)


字体: 大 小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